思想,观念,震慑人心的魅力

By Xiaojun Hu

给张铁志《时代正在改变》的书评。

(* cough *) 这不是一篇正经书评 (* cough *)

在去年香港达明一派演唱会之前,我一度以为张铁志是个乐评人。在那场演唱会上出柜的黄耀明在 facebook 调侃当时邂逅钟楚红的张铁志:「嚴肅樂評:時評人都難過美人關」。

张铁志既是个乐评人,也是个时评人。台湾还有一个这样的人,叫焦元浦。这一种乍一看让人不免心生疑惑的身份组合,往其深究,却又是那么合理。他们都有着浪漫的向往,激情,探索着人性深处。张铁志和焦元浦的不同在于,铁志是政治学博士,而元浦则是古典音乐博士。

焦元浦有个妹妹叫做张悬,是个歌手。我对张悬在网路上的发声印象非常深刻:近的有去大学校园里支持台湾大学生们抗议中时旺旺并购案捍卫言论自由,去美丽湾支援台湾原住民保护宝岛美丽的海岸线,远一点的更有在豆瓣 po 文呼吁支援乌坎,冒着被中国大陆禁止入境的风险,很多人都替她捏一把汗。

我也一度以为张悬只是那个七八年前唱着「我的宝贝,宝贝,给你一点甜甜」的小清新歌手。

音乐和政治的结合,张铁志在这本书里会告诉你,早就已经是台湾公民运动的正常现象。面对有争议的社会议题,学术界和相关团体会提出论述和分析,直接当事人(比如农民,原住民)通过民主渠道监督施压,文化界在现场演出,鼓舞大家士气。

可这种公民社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多年来我们在大陆接触到的不过是那么一个个冷冰冰的时间点:二二八,美丽岛,解严,第一次政党轮替,第二次政党轮替。张铁志的这本书,恰恰给这副冷冰冰的骨架添上了血肉。

在铁志的书里,我读到了雷震,殷海光这些早就淡出当今话语的自由主义者们,更读到了许多值得琢磨的细节:带领台大学生们冲破白色恐怖的是 1970 年代的海外保钓运动,在那个年代,中美建交,国民党处在统治正当性和不够本土化双重危机中。正是危机的到来,给运动带来发展的空间。国大代表增选,准官方的思想性《大学杂志》成为重要政治改革声音。这些都是美丽岛不可或缺的背景——1970 年代的台湾民主运动,不仅仅是政治运动行动派的独唱。本省外省,甚至党内党外都有呼声。他们的初衷可能不一,有的为了本省人的权利,有的甚至仅仅是为了维护现行威权统治。知识分子更是在 1980 年代通过 NGO 参与到社会运动中来。这些社会运动的诉求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可能是妇女权益,也有可能是消费者权益。但他们的出现给政治运动的发展和表达在威权体制中撕扯开来空间,但政治运动也反过来一步步给社会运动突破政治禁忌。这是铁志提到的台湾民间社会的形成,在这本书里,他还会告诉你抗争型的民间社会转化成为了公共参与型的公民社会,和以往中国大陆不是神话台湾社会就是讽刺台湾所谓的民主乱象不同,铁志很诚恳的告诉我们,台湾媒体的确日益肤浅,公共参与的确不足。可这不是说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像长安街一样寂寥。同志团体,原住民团体,蚵农,红衫军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民主制度给了台湾社会不断改错和讨论的可能性,民间的诉求有基本合适的渠道表达,这种不断释放压力的「民主乱象」和那一口闷着不出气的和谐社会牌高压锅比比,谁更吓人呢?

当然这不是说台湾人民就可以坐享其成,每四年去投投票就好了,张铁志还分析了台湾公民社会的困境和出路。但在我看来更有意思的是他对蒋经国的描述。蒋经国在中国大陆经常伴随着「明君」形象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了盼望之上而下政改的一个符号。铁志却告诉我们,台湾的民主化并非来自于蒋经国的良善,他没有主动的带领台湾民主化,而是在党国体制正当性和本土化危机之下,爆发接二连三的社会运动的冲撞之下,权衡利弊,作出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被迫的决定。

许知远给这本书作序《观念的力量》。张铁志在这本书里不仅重组修复了我们对台湾民主的破碎的观念认知,更是给我们展现了台湾这艘小船是如何随着观念的水位一步一步升高——也有风,也有浪,还有那无可阻挡的观念的力量。